学院新闻

16 05月

走进中共四大纪念馆:东华大学人文学院沉浸式党课解锁纪律建设“精神密码”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八项规定精神,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近日,人文学院党委组织薪传聚力党支部、尚实先锋党支部、法政先锋党支部联合开展赓续红色血脉,严明纪律作风主题党日活动。40余名本科生党员走进中共四大纪念馆,在沉浸式学习中感悟党的纪律建设历程,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此次党日活动特邀尚世影业制片人深度解码电视剧《破晓东方》创作密码,以剧中陈毅市长办公场景布光设计为例,生动诠释党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优良作风,以及中央八项规定中“力戒铺张浪费”的要求。在讲解员引导下,党员们参观中共四大纪念馆,循着“纪律建设与初心使命”主线,借助“四维叙事体系”,从“风起云涌”展区1925年《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手稿复刻件、“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早期实践文献,到“唤起工农”单元数字化复原的《农民协会组织通则》展项,深度解码党的纪律建设基因。此外,国旗教育展示厅的“旗帜领航·作风铸魂”现场教学同样精彩。“国旗诞生”展区里,聚焦曾联松设计稿18稿迭代历程,对比早期公告与标准,领悟“厉行勤俭节约”在政治符号设计中的传承;“国旗飘扬”单元,设置“制度优势解码”环节,解析国旗生产

16 05月

解码“电波精神”基因: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赴无线电博物馆开展沉浸式主题党日活动

近日,东华大学人文学院党委学习教育读书班及全体教工党支部、师生联合党支部和研究生党支部前往上海无线电博物馆,开展“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主题党日活动,以沉浸式的行走党课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活动中,全体党员师生们走进上海无线电博物馆展厅,展厅里陈列着从19世纪末的马可尼式电报机到抗战时期“新华广播电台”发报机复制品,从建国初期的电子管收音机到融入5G技术的现代通讯设备,这些“会说话的文物”让师生党员们领悟到跨越时空的“电波精神”。随后,党员师生们一同观看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光影中感受生死一线间传递关键情报的惊险,体会共产党人对信仰的执着坚守。值得一提的是,《永不消逝的电波》制片人王楠带来浸润式微党课,结合珍贵舞剧电影揭秘剧中“李侠”“兰芬”等人物原型的真实事迹,“嘀嗒嘀嗒”的电键声化作信仰的符号,与展柜里带弹孔的发报机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让“电波精神”内涵更加厚重。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打破传统学习模式,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融入红色科技史的探寻。通过“文物实证 + 艺术赋能 + 情景体验”的立体式教育,让“电波精神”从历史课本走向现实场景。党员们纷纷表示,将

27 04月

东华大学代表队在第九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中再获佳绩!

2025年4月20日,第九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于同济大学顺利举办。大赛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建构中国自主的公共管理知识体系联盟联合主办。本届大赛于2024年12月启动,共有来自268所院校的3115支队伍报名参赛。其中,2616篇案例通过文本检查,进入初赛评选阶段。经过文本检查和两轮专家匿名评选,我校唐丽萍、伍嘉冀两位老师指导的“哈哈哈哈哈”队案例《从“流量”到“留量”:网红时代下城市精细化治理的行动路径——以尔滨现象为例》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全国32强总决赛。在总决赛中,经过激烈的角逐,团队最终斩获全国二等奖。“哈哈哈哈哈”队员李旋、韦璐、王敏、龚嶔崟、张仕聪,经过数月的精心准备,深度聚焦“网红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一公共管理热点议题。研究团队通过实地调研哈尔滨,深度分析“尔滨现象”,为流量城市建设提供了将“流量”变“留量”的可复制经验。此次获奖标志着我校研究生教育质量迈上新台阶,更是公共管理学科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成果。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我校在公共政策研究领域的学术积淀,更为学科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标

25 04月

东华大学本科通识教育改革系列论证会——语文写作系列课程教学改革论证会顺利举行

4月21日,东华大学语文写作系列课程改革方案论证会成功召开。会议聚焦于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语文写作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素养和卓越写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李响主持,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教务处处长金慧,复旦大学教授、中文系副系主任段怀清,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文自修》主编汤拥华,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国比较文学》主编宋炳辉,东华大学教授、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王朝晖等多位语文及相关领域专家出席会议。校内人文学院党委书记韩哲宇、院长张科静、副院长叶长海、教务处教务科科长姚远、人文学院教授杨彬及中文教研室全体老师参加了会议,并对改革方案进行了深入论证。会上,人文学院副院长叶长海介绍了语文写作系列课程改革的理念,强调了语文写作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重要性。此次对原有大学语文和应用写作课程的创新升级,丰富和完善了学院“4+3+X”的语言文化系列课程矩阵。其中,“经典与沟通”课程涵盖四模块,“新质写作”按专业大类分作三层次,同时配套开设文化素质课、专业写作课、学术讲座等语言文化类定制课程。这些课程将更好服务于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对复

11 04月

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创业大赛东华大学站巡讲会举行

2025年3月31日,由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主办、东华大学人文学院承办的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创业大赛校园巡讲会在东华大学举行。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耿绍宁,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赵大力出席并致辞。耿绍宁在致辞中表示,东华大学公共关系学专业自2001年创办以来,不断巩固、发挥国内首批、华东地区首家公共关系本科专业这一“先发优势”,聚焦我国社会组织机构和行业市场对公共关系人才的需求,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创业大赛等重要赛事。本届大赛的主题“AI赋能 融合发展”与东华公关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高度契合,诚挚期盼大赛更好的为培育更多公关人才、构建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繁荣发展公关事业赋能。耿绍宁致辞赵大力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创业大赛创办19年来,东华大学始终是重要的参与者和支持者,先后8次参加大赛,取得了优异成绩,尤其是在承办第七届大赛总决赛中,为大赛留下了很多精彩难忘的瞬间。针对当前人文与技术融合交汇的时代特点,大赛以“AI赋能 融合发展”主题。希望同学们在品牌推广与提升的策划活动中,融入家国情怀与人文关怀,赋予技术以温度、情感,以青年学子的热情

08 04月

人文学院学思先锋硕士生党支部举行毕业生党员离校教育座谈会

为进一步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长效机制、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励毕业生党员坚定信念、胸怀祖国,引导毕业生党员强化理想信念,坚守入党初心,加强自我约束,牢固树立底线意识和红线意识,扣好迈入社会的第一粒扣子,更好地肩负时代责任。3月31日,人文学院学思先锋硕士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召开“勇立潮头敢为先,奋楫扬帆谋新篇”2025届毕业生党员离校教育座谈会。人文学院党委书记韩哲宇,党委副书记资雪琴,副院长沈一兵,党委委员、专职党务干部周铮铮,以及学思先锋硕士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全体党员出席此次会议。会议由学思先锋硕士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书记孙晓冬主持。传承精神血脉,厚植家国情怀。会议伊始,全体师生集体观看党课——《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视频以铁道兵精神为切入点,回顾了一代代共产党人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奋斗历程。“岁月悠长,山河无恙,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不褪色。”党课中铿锵有力的话语引发了在场党员的深刻共鸣。毕业生党员纷纷表示,将始终铭记“到祖国需要处建功立业”的号召,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光彩。回首成长足迹,赓续奋进力量。师生交流环节,毕业生党员深情回顾了研究生生涯的点点滴滴,对学院教师的悉心培

通知公告

2024年06月11日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2024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暨“优才计划”专项研究生选拔活动通知

为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促进优秀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加广大学子学习中国史、科学技术史、公共管理、新闻传播学及新闻与传播的兴趣,选拔相关学科优秀大学生攻读我校中国史、科学技术史、公共管理、新闻传播学学术硕士研究生及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将在线上线下结合举行人文学院2024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暨“优才计划”专项研究生选拔活动。东华大学人文学院现有法学、行政管理、公共关系、教育技术学和传播学5个本科专业,中国史、科学技术史、公共管理、新闻传播学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新闻与传播、公共管理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纺织科技史交叉学科博士点。科学技术史是校级重点学科。学院现有教授15名、副教授27名。本期夏令营由东华大学研究生院主办,人文学院承办,面向全国高校招收拟报考2025年硕士研究生的优秀本科生,规模为40人左右,具体视报名情况而定。夏令营期间学院将安排专题宣讲会、学术报告会、研讨会、预推免面试、 “优才计划”选拔考核等活动,活动方式为线下进行,地址: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1882号,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活动时间:2024年7月3日-7月4日一、申报条件1、全国高校历史学、公共管理、数学、物理、新闻传播